尿中出现蛋白一定就是肾病吗?
通俗来讲,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水平升高。在临床接受尿常规检查时尿里有蛋白是最常见的一种异常表现,有的人对此很恐慌,就以为自己得了肾病。其实这是一个很大误区,不是所有的蛋白尿都是病态的。下面我们来说说哪些情况可以出现蛋白尿。
一、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蛋白尿
在剧烈运动后或发热过程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状态,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为一过性的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
通俗讲就是体位的改变,可引起蛋白尿的出现。可作夜间卧床后晨起前的尿液和站立行动4~6h后尿液的蛋白定性日常生活作比较,连续测定3天,如前者尿蛋白为阴性,而后者为阳性,则可确定为体位性蛋白尿,又称为胡桃夹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儿童及青少年,正常孕妇。
二、假性蛋白尿
1、当尿液中混入血液、前列腺液、脓液、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尿蛋白定性检测可呈阳性,尿沉渣中可见红、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2、某些药物从尿中排出,会引起一个假性的蛋白尿,停药后再复查可变为阴性。
三、病理性蛋白尿
1、肾病是引起蛋白尿的常见疾病,通常会出现一些浮肿、肉眼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等症状,尿中可出现大量的蛋白尿,通常++以上。
2、孕妇出现泌尿系感染,高血压,肾炎时,因肾血管痉挛缺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可以出现蛋白尿。
蛋白尿的检查
一般通过分析尿常规来检测蛋白尿。试纸条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尿液筛查方法。它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可根据尿液标本中蛋白质的含量发生颜色变化,是一种半定量筛选蛋白尿的方法。然而,试纸条法的准确性并不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和微量蛋白的检测,同时结合查血中肝功能和肾功能来判断是否为病理性的蛋白尿。
上一篇: 尿中白细胞增多就是泌尿系感染吗?
下一篇: 警惕!同型半胱氨酸变成“迷失的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