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颈癌筛查,你应该知道……
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病灶主要起源于子宫颈,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宫颈癌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若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时,多处于中晚期,病灶已经侵犯周围组织与器官,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宫颈癌的进展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癌有5-10年的时间。在癌前病变阶段,积极治疗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治愈率。轻度的宫颈癌癌前病变可以继续观察,中度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做LEEP手术,切除掉有癌变倾向的细胞。所以,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选对筛查方法,可以将90%以上的宫颈癌扼杀在“癌前病变”阶段。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尤其HPV16、18型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接种宫颈癌疫苗,可有效预防的宫颈癌。因此,宫颈癌筛查尤为重要,尽早明确HPV感染及宫颈细胞病变情况,早期干预,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属于性传播感染。HPV病毒主要侵犯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以及位于宫颈转化区的化生细胞,直接的皮肤-皮肤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目前HPV病毒有100多个型别,分为高危类型和低危类型,常见的高危型有: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共12个型别;疑似高危型有:26、53、66、67、68、70、73、82共8个型别;低危型有:6、11、40、42、43、44、54、61、72、81、89共11个型别。
持续的高危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几乎所有(>99.9%)病变中都有高危病毒感染。HPV16和18亚型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最为密切,导致了70%以上的宫颈癌、80%的肛门癌、60%的阴道癌、40%的外阴癌。HPV45和HPV31则分别导致了5%和10%的宫颈癌。低危病毒是导致生殖道肛周疣的病原体,HPV6和HPV11就和90%的生殖道疣以及96%的尖锐湿疣有关,但不会导致癌变。
目前高危型HPV检测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3种方法即细胞学与HPV的联合筛查,细胞学筛查以及HPV单独筛查。
宫颈癌筛查方法
宫颈癌筛查方法具有多样性,具体如下:
一是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查。用特定工具在阴道处检查,然后在宫颈处用取样器来获取细胞,之后由医生进行病理学、HPV、TCT检查,通过上述检查可以有效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二是阴道镜检查。在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处理,将图像放大,分析宫颈是否有病变存在。在阴道镜检查前3日严禁女性进行性生活,检查前2日不可阴道冲洗、阴道用药,以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三是宫颈活检。在阴道镜检查异常位置处,将组织取下送往病理科进行切片检查,于镜下开展病理学诊断。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癌病变的“金标准”。
四是影像学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女性进行阴道超声、CT、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女性病灶位置、病灶大小、病灶转移情况。
五是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在宫颈癌诊断时,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有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开展宫颈癌筛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宫颈良性病变进行鉴别,宫颈结核、宫颈息肉等良性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具有相似性,鉴别难度较大,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进行病理确诊。
宫颈癌的防治方法
女性在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较高,但是多数HPV感染者会在8个月~24个月清除病毒,但是也有少数女性无法清除病毒而出现HPV持续感染,从而发展成宫颈癌。为了避免女性因感染HPV而引发宫颈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治。
一是对女性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平时保持外阴清洁,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并且倡导女性有计划地进行妊娠与怀孕,尽量避免非意外妊娠所致的宫颈损伤。
二是应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通过早期诊治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风险。
三是规范性治疗宫颈炎和阴道炎,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预防宫颈癌病变。
四是重视宫颈癌筛查,不断扩大筛查范围,使已婚女性都有宫颈癌筛查的机会,35岁以上的已婚女性都属于宫颈癌筛查重要人群,现在宫颈癌病变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针对一些年轻女性也要开展宫颈癌筛查。除此之外,还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女性每年都能进行1次妇科检查,并且每隔2年开展TCT检查、HPV普查。
五是向女性宣传接种HPV疫苗的重要性,HPV疫苗接种可有效避免宫颈癌病变发生。
综上所述,宫颈癌筛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并有效防治宫颈癌。HPV感染作为引发病变的主要原因,应重点筛查女性的HPV感染情况及类型,从而科学制定治疗方案。
下一篇: 你了解BK病毒吗?